

新聞中心
最新文章
云計算及大數據對東莞監控視頻帶來的變化 |
發布時間:2014-3-13 瀏覽:3909 次 |
大數據概念最早出現在20世紀60年代,隨著互聯網的快速建設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,到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,數據中心的建設規模和服務器數量每年都以驚人的速度增長。隨著信息中心、服務中心、數據中心等各類業務應用及數據量的不斷增長,數據倉庫、數據挖掘、聯機分析等技術發展,數據存儲容量的需求也成正比的增長。 云計算、云存儲和大數據將對東莞監控行業帶來存儲架構、虛擬化、安全和高效處理四個方面的變化: 首先,大數據呈現出的典型特征是4個V:規模(volume)、速度(velocity)、類型多(variety)、價值密度低(veracity)。大數據的特征對存儲容量的總體擁有量需求激增,海量存儲模式也從傳統的集中存儲式架構發展到分布式存儲架構,這種分布式架構,在多副本、網絡RAID技術、快照技術驅動下,實現海量存儲的高可靠、大并發能力,推進了存儲從設備供應模式到服務模式的升級和轉變。 其次,虛擬化技術在存儲服務器能力建設上將繼續不斷發展,升級模式從SCALE-UP向SCALE-OUT模式發展,為無處不在的存儲資源的調度與管理、存儲資源的在線擴容升級、升級持續保護、存儲服務不間斷等實現有力的支撐。虛擬化,一方面大大簡化應用環節,節省客戶建設成本、同時提供更強的存儲和共享功能;另一方面解決了存儲空間的浪費,可以自動重新分配數據,提高了存儲空間的浪費,可以自動重新分配數據,提高了存儲空間的利用率,同時具備負載均衡、故障冗余功能。 再次,安全方面實時計算和存儲,對存儲設備性能、存儲網絡性能、存儲資源配置簡化性要求越來越高。在復雜的存儲服務器中,基于虛擬化所構建的混合存儲系統,系統的自動分層存儲能力尤為重要。伴隨閃存的成本不斷降低,市場上也有基于全閃存陣列產品的出現,基于虛擬化下的存儲資源自動化分層,實現數據分層存儲,并遷移的策略,對大數據實時性、安全性更加不可或缺。 最后,面對結構化數據、非結構化數據、半結構化等元數據的處理機制,云存儲管理可以實現自動化和智能化,所有的存儲資源被整合到一起,客戶看到的是單一存儲空間,提高了存儲效率;云存儲能夠實現規模效應和彈性擴展,降低運營成本,避免資源浪費。受限于安防視頻監控自身業務的特點,監控云存儲和現有互聯網云計算模型會有區別,如安防用戶傾向于視頻信息存儲在本地、政府視頻監控應用比較敏感、視頻信息的隱私問題,視頻監控對網絡帶寬消耗較大問題。海量數據存儲的檢索、目錄服務、去重化都將在以大數據牽動的存儲應用中,給存儲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。 文章來源于東莞監控公司http://www.nsxia.com整理提供。 |
創通寶科技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弱電智能化工程服務
電話:0769-83736568 13380121669 | 傳真:0769-22305978 | 郵箱:0769@chtonb.com